今天给各位分享宾得数码相机人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宾得拍人像怎么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宾得风自然模式是否可以拍人像
- 2、宾得28105拍人像如何
- 3、宾得人像偏黄问题求教
- 4、宾得k3怎么抓拍运动的人像
- 5、玩摄影的朋友说宾得的相机怎么怎么好,可是我看了样张,好像好的人像作品...
宾得风自然模式是否可以拍人像
1、如果你喜欢拍摄人像,那么HDPENTAX-DFA★50mmF4SDMAW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款镜头具有50mm的焦距,可以帮助你拍摄出清晰、自然的人像照片。它还具有F4的最大光圈,可以让你在低光环境下拍摄出明亮的照片。
2、拍人像如果想突出主体,虚化背景,光圈应尽量开大。曝光模式新手可选AV档,点测光,对脸部测光后锁定曝光,重新构图。色彩模式最好选自然,饱和度等最好不要加,交给后期来处理。
3、相对来说的。宾得默认的鲜明模式,容易肤色发黄,肤色不如佳能***。自然和人像风格就好很多。
4、宾得机身拍人像一点问题也没,非要说宾得系统有什么缺憾,就是缺少几个当家的人像大光圈牛镜,三公主太老了,70光圈小了,55焦外一般。
宾得28105拍人像如何
宾得pk口28一105很好。宾得pk口28一105镜头轻便,小巧,拍人像出来是很清晰。宾得是日本的品牌,产品覆盖天文望远镜、医用内视镜、眼镜等范围。
该镜头不错。美能达28-105镜头结构10组13片,最小光圈F22-27,镜头尺寸74(直径)×80(长度)mm,重量485克,体型小巧轻便,适合日常抓拍和人像拍摄。
兄弟,还是别考虑28-105了,年代久了。我也是宾得的。宾友们大部分是16-45必备,便宜量足,成像不俗,长焦端50-200吧,成像很对得起它的价格。人像也能拍出背景虚虚的感觉。
-55是面向入门用户而定的焦段,其广角端能够应付风光题材,长焦端能够应付人文、人像题材。是一个比较全能的焦段,不然各家入门单反的套头都不会统一做成18-55了。
宾得人像偏黄问题求教
【前期解决】在拍摄时可以自己选择白平衡的设置,诸如日光,阴天,白炽灯等等。如果颜色还不符合你的要求,可以自定白平衡。
图片偏黄一般是由于你的白平衡设置不精确,在***的白炽灯下,画面变黄很正常,解决办法是在白平衡设置中选择合适的模式。还有,某些镜头,比如腾龙的17-50/8出的人像照片也是偏黄的,这个没办法啦,换镜头吧。
如果把白平衡设过,照片就会偏色。这时候你可以把白平衡设回自动,或者CTE。另外说说相机各个档位。M,TV,AV,SV,P这些档位是决定机身的曝光。设不好,相机不会偏色,而是会偏亮、偏暗,或者有不应出现的噪点。
偏黄应该是你的色温问题吧,调节色温看看,如果还是偏黄的话可能是机子出问题了,送售后把。
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并不是很精确的,脸偏黄,说明白平衡的色温设置的高了一点。要想纠正,只能***用手动白平衡,将色温设置的低一点,比如自动白平衡的色温是5500K,你可以手动设置为5000K,脸就会白了。
宾得k3怎么抓拍运动的人像
1、说个亲身经历,本人k-3II加腾龙70-200 8(A001)手持拍摄,而且偶尔加4x增距在200端拍摄运动物体。快门保持1/200以上,凭借机身防抖手持拍摄大部分情况无压力。
2、手动对焦。手动对焦不需要设置,镜头拨到mf就行,你盯着屏幕,扭动对焦环,看到图像清晰了即可按快门。或开lv取景,然后按中间的ok键,即可进入放大对焦区域,再转后滚轮,可以调节放大倍率,最高到10倍。
3、如果目标在移动,可以启动连续对焦AF-C。
4、宾得k3峰值对焦,有峰值对焦,进入menu,选择自动对焦时的对焦辅助,选择对焦***(默认关闭)就可以开启了。峰值对焦只支持lv实时取景,比陷阱对焦精确,手动自动通用,按ok键可放大4x。
玩摄影的朋友说宾得的相机怎么怎么好,可是我看了样张,好像好的人像作品...
1、好相机不一定拍出好作品,好作品不一定是好相机拍出来的。宾得有卡片,有单反,有中画幅。与佳能、尼康各有不同的市场划分。宾得的645D佳能、尼康就没有与之抗衡的产品。
2、这是相机的风格,看个人的喜好,说不上什么好与不好。不过同价钱的与NC比,宾得性价比更高。
3、你说的都是JPG格式的特点,如果用RAW机没这些事了,全靠自己调整。JPG直出,色温正确的情况下,宾得的肤色基本是正确的,黄种人就是这样的,只是我们更喜欢雪白***一些罢了。佳能的机内处理,肤色比较讨好,一直这样。
关于宾得数码相机人像和宾得拍人像怎么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