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健背心骗老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保健背心骗老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央视3.15晚会曝光保健品骗老行为?
我来回答一波,因为我曾经进入过这个行业,比较了解其模式。当时我大学没毕业,实习的时候就进了这一样一家保健品公司,从人才市场求职到面试,里面的员工都太会说话了,揣摩你的心思很到位,感觉被忽悠去上班的。
这几年315每年都在曝光保健品欺骗老年人,都不见这个行业有多大影响,还是有很多的老年人上当受骗,就是你告诉他,你看315晚会啊,上面都曝光了,他还是一样去买这个产品。因为你不懂老年人的心理。
我来给你说说。
这样的老年人,一般身体有疾病,有退休金,喜欢养生,儿女不陪伴在身边,想长寿,喜欢参加各种会,讲座,喜欢贪点小便宜。一般这样的公司给老年人发***,会告诉他们有礼品送,送鸡蛋,还免费体检之类的。他们拿捏老人的心理,有策略有组织有话术。
我个人觉得国家应该针对这个行业立法管控,老年人的钱都是一辈子的血汗钱和养老金啊!
首先要为央视连续几年在315曝光保健品骗老人的行为点赞!说明国家很重视这一块的问题,可相对而言,保健品骗老人的行为好像并没有因为曝光而收敛,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
一盒成本几十块钱的保健品,他们敢卖上千元,甚至外包装的成本都要远远高于保健品本身。
试问一下,有哪个行业的利润敢跟他们比?通过拉人头,会销等等手段,他们的出货量惊人。而很多老人在购买保健品时并不会和子女商量,即便之后发现有问题,大多数都会吃哑巴亏,不敢跟子女说,怕子女数落自己。
而这些所谓的保健品,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出什么大问题来,甚至在心理作用下还会让某些老人自欺欺人地感到有效果。等到真有问题了,他们的人都没影了。
第一步,引诱。
之前是免费体检,免费量血压,现在很多已经开始发鸡蛋,发肥皂,发脸盆等等小礼品来招揽老年人。然后让老年人留下电话号码和个人信息,这其实也是一个筛选过程,他们会重点锁定有退休金或者家境殷实的老年人。
第二步,恐吓。
他们会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体检数据来虚构或者夸大老人的身体问题,为下一步推销产品打下基础。
谢谢邀请,这是现代社会习惯形成的!因为儿女对老人的关注太少,老人缺乏感情上的依赖!而作为欺骗老人的伪劣保健品销售者,在精神上弥补了老人的心理需要!所以他们明知道是伪劣的,也会自欺欺人的去购买!甚至揭露骗局以后老人都不会相信,还为他们辩解!这在祖孙三代同住的家庭里是不可能出现的!基本都是,儿女子孙住的较远,看老人的时间很少,所以老人心理精神需要的,被那些伪劣保健销售者提供了!
不只是保健品骗老,投资理财等集资诈骗的被害人,多数也是老年人。
现在很多骗子,将主意打到老年人身上,这种事让人既气愤又难过,尤其是很多老年人终其一生攒下些养老钱,最终被骗子们悉数卷走,虽然我们在办案中经常会遇到这样诉苦的老人,现在回想时候还是一针唏嘘。
之所以骗子会选取老年人***,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三点:闲钱、时间以及儿女没有给予密切的关照。
闲钱:
对于社会上打拼的主力军而言,我们赚取的工资,主要用于家庭支出、个人生活支出、房贷车贷,基本上最终也留不下过多的盈余,但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年轻时受到勤俭节约的影响,将工资节省下来存款,在年老以后,储存的财产除了给孙子/外孙以外,很少会用在自己身上,因此老年人相对手中的“活钱”更多,这也就给了骗子们骗取钱财留下可能性。
时间:
与年轻人过多的时间放在工作和休闲活动不同,老年人退休以后有大量富余的时间,因此大量的骗子看中了老人空闲时间多的优势,举办各种各样的所谓“讲座”和“推介会”之类,依照老人的想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过去听听呗,于是迈入了上当受骗的第一步。
儿女没有给予密切的关照:
其实研究每一起以老年人为被害人的***犯罪,绝大多数骗子在面对老年人时都是甜言蜜语,左一声奶奶,右一声阿姨地叫,有些甚至认老人做干妈,将老人的心情哄得开开心心,将老人子女们平日里未尽到的照顾一股脑全都补上,之后带老人迈入***的陷阱。
对于骗子而言,他们认准了老年人对于最新科学技术、最新医疗水平、最新的法律规定了解不足的特点,以及现在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养生这一点狠下功夫,比如说将保健品吹嘘成为药品,劝诱老人放弃治疗、放弃吃药,只需要吃保健品即可健康长寿云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健背心骗老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健背心骗老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2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