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受骗,医疗保健受骗案例

交换机 2024-06-11 58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疗保健受骗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疗保健受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些老年人买保健品受骗了,你怎么看?
  2. 医院遭遇医托被骗怎么办?

有些老年人保健品受骗了,你怎么看?

这个话题问的真实“有些老年人买保健品受骗了”!现在老年人买保健品被骗,不仅仅是某个区域而是全国各地都有!

央视曾经多次报道,行骗老年人的窝点被公安机关捣毁。可西边捣毁东边又死灰复燃!老年人可能不看新闻报道,被骗一次也不长记性接二连三被骗!少的几千元,多的上万元。

医疗保健受骗,医疗保健受骗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远的不说,拿兰州市来讲各类推销保健品公司几十家之多!如:先在街上发宣传单专发给60岁以上老年人,告诉你每天早上7点~9点在某某地方送一斤鸡蛋,领一个人来送二斤。(爱沾点小便宜,因应该是每个人的心里)!鸡蛋马上不会发放,先登记***,每人发出勤卡片,再听专家教授讲课(先***)。

骗子公司的名称有时不得不相信,什么北京某某生物研究所等,在兰州从工商税务均有登记证书经营许可证!给人造成错觉,人家是合法经营,而最关键问题是“保健品”!?什么叫“挂羊头卖狗肉”,再说简单点一瓶空的真茅台酒瓶装的普通勾兑酒,就可以卖天价!

骗子用的手法相同,保健品外包装没问题!***就***在“肉肉”身上!据骗子交代一瓶保健品成本就几块钱,最多十几块钱!而卖给老年人就几千上万!因为,保健品要吃够疗程,按疗程买会送几个疗程,外加许多赠品!专家教授讲了,“老年人容易得三高,动脉硬化,脑梗,心脑血管病”等等吧!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嘛!而老年人也说,保健品吃了有好处,没坏处!

医疗保健受骗,医疗保健受骗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做儿女的说什么都不听,你说是骗子,就跟你急眼啦,“几百个人都被骗吗?里面有当过干部老师,还有医院他们也会被骗吗?我的事少管,不跟你们要一分钱”!我的天哪!怎么办呢?(希望网友们针对该话题展开讨论)

能怎样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呗!

在我的原始点按推点上,我也曾经常劝阻一些老人少信别人忽悠,有时间练练八段锦,打打太极拳等多锻炼锻炼,比服食“保健品”有效,那些听了“劝导”的老人还不是以为我机心不良,见“死”不救!

医疗保健受骗,医疗保健受骗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都商报》的一篇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报道称,近三年来,四川宜宾的郭大爷痴迷于形形***的保健品,不仅花光了13万余元***赔偿款,还花掉了老伴捡垃圾多年积攒的4万余元。

曾经碰到一位退休老奶奶,年己八十有余,身板硬朗,平时注意保养身体喜欢适当的运动饮食清淡,素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我说老奶奶,真是好福气,高龄了还是很精神抖擞。老奶奶的回答着实吃惊,是多年来一直在服用保健品,一年下来要一万多元但也靠着这保健品给养着身体,所以一向体健,没有血压及糖尿病等老年病困扰。老奶奶说着还是很得意的样子,花点钱算什么,现在身体健康才是好。

每年一万余元的保健品真能有防病益年的妙用吗?花了一万余元的就能保证无病了吗?而这一万余元的保健品果真能使百病不侵吗?我为这位老奶奶迷惑于保健品的神奇功效而惋惜;也为这位老奶奶不惜花巨资长年服用保健品而执迷不悟所惋惜;更为这位老奶奶把身体的健康寄托在保健品上而惋惜!

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

保健品不是药品,充其量是介于食物的食品,药品有严格的禁忌症及服用适宜,除了一些慢病而长期服用外,一般不可以服用终身。而保健品则不然,声称着巨大的功效,可以调治百病,更能强壮延年,还可以三年五载地连续长年服用,而且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吹嘘的天花乱坠的特异功效,说穿了,只是为了尽可能地蒙蔽及促销而己。因为只有药品才能具有治病救人的疗效,而保健品是不会具有与药品一样的作用的。

全国零售药店40余万家,2016年零售总额1万亿余元,其中保健品销售占据10%以上,并且每年以13-15%的销售增长幅度增长。但是保健品的销售方式,在中国市场中,可分为直销/会销,经销/代理商,终端销售,网络销售四种模式

目前直销占比最多,约50%,线上销售占比仍较小。消费者普遍相关专业知识不足、对产品质量存在担忧、对产品宣传不信任等问题因此目前在中国保健品市场线下的直销、会议[_a***_]仍为主流营销模式。

谢邀:一听到保健这个词就想起了一句话“中国的保健品是拿来喂狗的”虽然是外国人说的,但是也暗示了保健品的惨状,显示了很多的无奈,也折射出了老年人在晚年时对健康的渴望和保健品行业的良莠不齐,以及国家对老年养生治疗健康领域的欠缺!再一个老年人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事实也充分说明了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的问题:

一:年轻人就业工作压力大,没时间照顾老人的健康,以及精神方面的依靠,所以老年人一遇到说这么好的保健品,还有买保健品送旅游,给他们生活健康精神方面都增添了了几分色彩,所以他们愿意花钱出去,没想到最后是骗局

二:国家对保健品行业的管控里不足,很多保健品层出不穷,良莠不齐,最重要的是价格昂贵,服用效果太差!

三:社会发展快,很多老年人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多信息接受不了,很容易被保健品公司的人三说两说给忽悠了!

所以作为儿女的应该多腾出点自己***的时间多陪陪父母,这样他们精神好了,心情好了,身体呢也健康了,遇到保健品***也不会去尝试去买了,因为他们有孝顺的儿女时刻陪伴,不缺这样那样的保健品了,

希望看到此回答的朋友有所感悟和关注评论,谢谢您的建议


说到保健品,我就一肚子气,前年我回家看爸妈,家里满满一大箱保健品,怎么要做生意啦,?我问道。爸爸神神秘秘告诉我,这一箱保健品原价要6000多元,我和你妈能吃一年,卖的人看我们年纪大了,又有人介绍的,才要了3000元,还亲自给送到家,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也就发了几句牢骚,我妈听了不乐意了,“怎么就上当了?我们又不傻,买之前试吃过三天,效果特别好,晚上一睡就睡着了,现在感觉身体特别有劲,这都要感谢沈某某介绍,不然,都不知有这么好的东西”,完了,这是两人同谋的,再说也无计于事了,这都是退休金涨出来闹的事,你社保部门难道就不能发个文件提醒一下,文件内容我都想好了“敬告各位退休人员注意,本次涨的退休金不准买保健品,如果发现,一律取消退休金增长资格”。

你要问我后续怎么样了?哪有什么后续,也就吃了半个月的时间,我妈开始有点拉肚子,亲戚说,你的保健品可能来路不正,爸妈一听就不敢吃了。去年沈某某得心梗去世了,才73岁,家里也有一箱子保健品没吃完,我妈问我,剩下的保健品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扔到垃圾筒呀。

我个人认为,目前市面上的保健品大部分都是骗人的,想吃吃保健品就吃出健康,长寿来,无异于痴人说梦,有的推销人员手段是不光明的,你往保健品里加点安眠药粉,加点治痛药粉,让老年人去试吃,这种欺骗形为是违背良心的,说的严重些是违法的,老年朋友也要引以为鉴。


医院遭遇医托被骗怎么办?

毫无疑问,这种“医托”是十足的骗子,对他们应绳之以法。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但上述法律法规,未规定医疗机构执业医师“故意将没有疾病的人诊断为有病并赚取诊疗费用”,需要承担何种责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些“医托”就无法可治。我国刑法仍然具有打击该类行为的制度***。从目前媒体的报道来看,如果医疗机构及其执业医师以赚取医疗费为目的,明知就诊的人没有疾病却故意提供诊治措施,或者进行“过度医疗”,那么相关行为可能会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而“医托”虽然没有参与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但如果明知相关医疗机构存在“虚假医疗”、“过度医疗”行为,那么其行为就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形成了共犯结构,同样可能构成***犯罪。

目前已经出现了以***罪追究“医托”和“黑心医院”从业人员刑事责任的案例。

这些案件的查办对于遏制医疗市场的乱象,无疑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要真正铲除“医托”和“黑心医院”生存的土壤,净化医疗环境,还需要建立起涵盖执业许可、行业自律、行政处罚、刑事制裁的完整法律监管体系,建立能够公正、高效地查处患者投诉的执法机制。

否则一阵风的执法过后,恐怕是又一次的“死灰复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疗保健受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疗保健受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30309.html

相关文章

合理的医疗保健,合理的医疗保健是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理的医疗保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合理的医疗保健的解答,让我们...

医疗保健 2025-04-20 阅读4 评论0

孕产医疗保健,孕产医疗保健工作总结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孕产医疗保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孕产医疗保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

医疗保健 2025-04-20 阅读4 评论0

医疗保健产业数据,医疗保健产业数据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疗保健产业数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医疗保健产业数据的解答,让...

医疗保健 2025-04-20 阅读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