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外保健品骗老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国外保健品骗老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Tru Niagen乐加欣产品真的有效果吗?
- 有人说美国保健品很便宜,中国保健品却昂贵无比,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可能是什么原因?
- 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外国保健品套路了,外国保健品就比中国的高级吗?
- 现在保健品市场听说非常乱,是真的吗?哪还有好的东西不?
- 国外的护肝保健品可不可以长期服用呢?有何依据?
Tru Niagen乐加欣产品真的有效果吗?
老实说,我觉得还是有点效果的,不是心理作用,是确实感觉身体有变好,我6月份买的,三瓶Tru Niagen焕活丸,吃了三天,就感觉没那么疲惫了,原来我午睡要一个半小时,醒来还很困,现在不午睡下午也不会犯困。还有之前去健身房,慢跑半小时就觉得胸闷气短,现在慢跑一小时都还能够接受。
有人说美国保健品很便宜,中国保健品却昂贵无比,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可能是什么原因?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真的。
近年来欧美的科研结论是,任何保健品只有安慰的作用,最多稍微补充一些人体需要的营养,绝对没有医疗疗效的!而保健品的成本很低,在美国自然价格很便宜。
而在中国,骗子横行,如什么脑白金,其实就是Melatonin,不过是调时差的褪黑素而已;更别说最近爆出的权健,就是利用幸存者偏差来忽悠大众。
请参阅《权健骗术之密码:幸存者偏差》:***s://m.toutiaocdn***/item/6640526578126160398/?iid=55486452386&***=news_article×tamp=1546130163&group_id=6640526578126160398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中国保健品害人不浅。都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就是想快速致富。所以中国保健品往往都是欺骗行为,而美国的保健品都是明码标价,即使直销的商品也都是严格按照直销规定来推广,而不是拉人头、先交款、先购产品再入会、发展层级营销等。所以一个透明的自愿的没有人身财产控制的直销才是最重要的。
从表面价格来看是真的。
那么,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有几点,仅供参考:1、从研发到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美国和中国的过程不一样,就涉及到成本不一样。
比如,营养知识传播上就不一样,中国喜欢传给孩子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但是,任何好与坏的习惯积累到一定都会发生量变,身体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长辈还会一直说以前的话,这就导致在自身的健康认知上出现了偏差。
而,美国,喜欢传授给孩子身体结构和原理,就是相当于传授给了孩子了解自己身体的方法,比较客观中立,往后会随着自己身体的变化自我调整。
所以,在美国(或者西方),他们习惯叫健身,中国习惯叫养生,在知识结构和内容上都出现了不同,自然导致中国增加很多环节,成本必然增加。
在美国,保健品超市卖。在中国,这种现象很少,即使在超市买,谁愿意去无成本解读你的身体状况,还有科学性的问题。
2、经济带动物价的原因。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GDP和物价增长如此之快,在加上通货膨胀,加上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联系,等等,中国在这方便的表面价格可能就高。
3、中国的保健品价格不一定高。
如果同样的流通环节,可能我们的保健品更是物美价廉,在很多方面已经证实。
美国人是"化学"养生,中国人是"自然"养生。因此,保健品就打着"天然"、"自然"、"中草药"的旗号,宣传促销。中国人都怕病、怕死,想健康长寿。所以,价格就会昂贵无比。实际,注意饮食起居,加强锻炼身体,自然而然的生活,身体才会健康。
从以下分析美国保健品价格:首先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6.6倍(折合人民币美国40万中国6万),同样一瓶200片维他命亚马逊以美国亚马逊网站购买120元为例,对于月收入3万的美国人肯定不算贵,对于月收入5000的国人来说有点小贵了,这是收入层面。其次,国内的商业结构模式,现在去大卖场超市或者大型连锁药店,很多品牌的保健食品经常有特价促销,很多产品与国外比起来有高有低,品牌老销量大的品种竞争充分,价格自然低。反而是那些所谓的直销,会销的保健食品,关起门来***,那不是卖产品,是骗钱,当然就贵了。对于保健品,个人的建议是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定期体检,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食补,还是适当的服用保健品,甚至服用医生开的药品。
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外国保健品套路了,外国保健品就比中国的高级吗?
说国外的保健品都比中国的好,那是绝对不负责任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实际上对于药品的监管取决于法律的严谨态度,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
其他国家我不大了解,但是我必须要说一说我所了解的澳大利亚保健品。澳大利亚保健品在全球市场上的占额比例巨大,有着健康、自然和纯净的国际形象。一切的结果都是有理由的,我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何澳大利亚的保健品靠谱。
为了管理澳大利亚不同厂家的各种产品,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在审批和生产以及审查阶段分别***取了“单一审批”、“不定期抽查”和“溯源”等等监管措施。
可以这样说,澳大利亚声场的每一种保健品都可以追溯到生产的公司,在澳大利亚保健品的生产公司必须有着药管局颁发的生产执照,并且这一类公司的生产程序和数据指标一类的,会[_a***_]保存。
在这个保存的期间,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会不定期不预告地抽查各类生产公司,审核产品质量是不是复合广告或者是宣传中的作用,公司是不是严格地进行了产品质量的测试。而且,这个频率并不是很低,就算是你的公司的记录好,也会要求2年左右就查一次,如果检查不合格,那就完蛋了,会被直接吊销审批许可,也就是你就告别市场了。
中国人的肠道比外国人的肠道长,所以外国的保健品适合外国人用 中国的保健品一定要选择身边靠谱的人亲身体验过的 别看广告 多看保健品的成分 原理 多学习正规的营养保健知识
现在保健品市场听说非常乱,是真的吗?哪还有好的东西不?
国外保健品也没有什么好的,国外很多保健品原料,来自中国,然后在加工成品,在出口到中国。换个马甲而已,可惜国内还有很多人视国外保健品如好货。你说的保健品乱,是指保健品会销,保健品有如下几种销售渠道:会销(卖老年人),药店,网络(如天猫),直销(如安利)。如果你真的吃保健品,去药店或者天猫官方直营店买。不过保健品有什么好吃的呢,卖保健品的都会吹嘘,自己的保健品好,而且会引导你,往两个方向走:第一:有钱不如有个好身体。第二:把医院和健康对立起来,强调进医院不如先养生。长寿代表了健康了吧,从来没见过长寿的人吃保健品长寿的。健康三要素:饮食,运动,心态。平时把饭吃好,饮食均衡,荤素搭配。还要适当运动,心态也要好,少生气。比吃任何保健品都好。当然像怀孕要补充叶酸,这个是叶酸保健品是需要吃的。尚书里说人有五福:一曰富贵,二曰长寿,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所以要有好身体,也要有存款,也要有安定生活,好心态。
国外的护肝保健品可不可以长期服用呢?有何依据?
保健品在专业领域称之为《功能性营养食品》,这已经进入到大学专业的教育体系,很多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总把自己的所谓认知当真理,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
再就是要谈一下,养肝护肝的保健品。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造血和储存的器官,因而保护肝脏就是保护健康。从细胞学的角度上,保护肝脏首先要尽量避免肝细胞损伤,这就是细胞膜的抗氧化,一般都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各种复合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酶 )等等。
再就是如何修复受损的肝脏细胞。首先来说,肝脏细胞受损一般都是细胞膜通透性变差导致细胞死亡或者濒临死亡,这时候,修复细胞膜尤为重要,在这里磷脂已经蛋白质及矿物质非常重要。所以,从营养学的角度上讲,营养是必须天天补充的。
一个好的肝脏,除去遗传的因素,与生活环境和精神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经常说,上肝火。其实,上火和压力是导致疾病最重要的因素,保持好生活习惯,保持好心情,保持好的思维。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对了,关于能不能长期吃的话题,在这里说一句,属于营养补充的,可以长期吃。比如世界销量第一的复合维生素,第二的钙片等等。
谢邀
不需要任何依据,这都是基本观念,基本常识了,不要崇洋***,别老觉得自家的不如人家的,本身体质就不一样,需要的营养成分也不一样,洋鬼子先天脾胃发达,同胞脾胃先天虚弱,洋鬼子天天吃肉再喝凉水一点事都没有,同胞 就不能这样搞 会拉肚子而且增加脾胃负担!长期如此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在国内的品牌上还是要选择知名品牌,产品的成分更加安全,都是动植物中提炼萃取,按照标准剂量服用不会出现副作用问题,这也是不同于西药有副作用的区别,国内有很多***冒的保健品,他们要么是三无厂家生产的***冒伪劣产品,要么就是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包装私自加印“小蓝帽”而已,同胞一定要学会辨别,别上当受骗 ,被骗钱是好事 就怕身体也受到伪劣产品的侵害,所以要选择正规知名企业!
谢邀!首先必须明确,国外的月亮一定不比中国圆。无论是国内国外保健品市场都是乱象丛生,泥沙俱下。
按照贯例,保健品的审查主要是功能性和安全性。而审查的严肃性与药品相比相差甚远,即使审查批准的保健品尚有诸多不确定性,况且市场上***冒伪劣甚多,选择任何一类功能性保健品都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人云亦云,更不要说盲目的长期使用了。
使用保健品必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这个专业人士应该懂得临床医学,中医学,营养医学的复合性人才。经过身体状况评估,指导使用,并适时进行阶段性评估,以决定停用或继续使用。
我觉得不可以长期吃,往嘴里吃的东西要慎重,不能长期依赖性的去吃,保健品也添加了好多人们不了解的成分在里面,我现在对每一样食物都不会长期吃,再喜欢吃的也是每天换样浅尝辄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外保健品骗老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外保健品骗老人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5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