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人 高价推销保健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老人 高价推销保健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湖南岳阳一养生馆假借“健康讲座”之名,向数百名老人高价兜售保健品,老人们却坚信不疑,这事你怎么看?
- 有些老年人买高价保健品是什么心理?
- 沈阳市针对高价销售保健品坑骗老人的行为有什么打击措施?
- 7旬老人卧底保健品销售会揭骗局,你怎么看?
- 老人不识字,到药店买药,药店工作人员推销给保健品药买回家,这种现象属于欺诈行为吗?
湖南岳阳一养生馆***借“健康讲座”之名,向数百名老人高价兜售保健品,老人们却坚信不疑,这事你怎么看?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似乎都能明白养生馆的违法违规之处,对于老人的行为不可理解。但是,我们通过此事应该更看到的是,随着老龄社会的加速,老年人的社会性问题越来越严重。
笔者曾在一家专门从事养老行业的公司待过一阵,现在很多老年人并不缺钱,但他们缺爱。子女不在身边,能够聊天的人太少;担心自己生命结束,忧患意识增强……
而一些养生馆却摸透了老年人的心理,他们从事的工作,专门“对症下药”。即便老年人意识到上当,也心甘情愿,主要是在这种地方能够找到聊天的人,能够找到倾听者。再加上一些工作人员的能说会道,让老年人感受到了“关爱”,所以,与冷冰冰的“理”相比,他们更愿意拿出自己能够拿出的钱,去享受那份其实仅存在于交易的“情”。
有些老年人买高价保健品是什么心理?
人越老越闲,身体缺少足够的运动就越来越差,就越来越怕死,感觉吃什么都不健康,所以寄希望于神奇的保健品。
另外,老年人闲着、寂寞,也没有年轻人***生活那种热情,所以此时只能追求一般的热闹,这样才感觉到生活的气息。
而卖保健品的恰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定期组织各种活动-热闹而且规律但不强制,这就像上班一样但却可以自主决定去与不去,多好啊!多受关注!多受人尊敬啊!所以,你懂接下来会怎么样了吧
***如你组织一帮人,大家凑钱研究一件解放台湾的“撒手锏”武器,定期开会汇报进度、研究对策,然后以建言献策等计算贡献度,会后发点吃的喝的或吃个自助餐,我估计肯定会有大帮大帮的闲的没事的退休老头参与哈!
你挣钱养爸妈,爸妈花钱养骗子。老人为何是非难辨?
黄先生是一名朴素的语文教师,因为在外地工作,不常回家探望,但是每月的工资都会转一半回家,自己生活却很朴素,三十出头连恋爱都没谈。然而他每次过年或国庆回家,都会发现家里莫名地多了许多养生仪、保健品等,因为自己偶尔打电话时也会督促独居的母亲注意身体,所以看到也感欣慰。直到他某天偶然刷到了老年人受骗的新闻,起了疑心,这才去偷偷翻看母亲的手机,他发现,母亲和一个叫“小张”的人联系密切,他尝试着拨通了电话。
对面传来的是一个油腔滑调的中年男性声音,没等黄先生先开口,对面就开始了熟络的问候,还问到了吃了药之后感觉怎样。黄先生先是一愣住,然后把电话挂断了。
他想不明白,陷入了沉思。他问了母亲,母亲马上面露喜色,向他介绍这些保健品多么管用,小张对自己多么好,隔三差五打电话来关心自己,公司有优惠活动还第一时间通知自己,给自己省了好多钱。
看见母亲这个样子,黄先生哪里好意思再说什么,心里只是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相信多数的儿女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一再地与父母解释他们遇到了骗子,而这样往往会让父母进一步地辩解,闹着闹着,儿女精疲力尽,抱怨越来越不懂父母了,父母也觉得心生隔膜,不在的时候无尽思念,回家的时候却满是不领情和不理解。
为什么亲生儿女却输给了突然杀出来的外路人。
因为突破心理防线,骗子们是专业的,他们比你更加懂得老人们内心的需求。
一般的销售卖的是产品,一流的销售卖的是对客户需求的满足,而有经验的骗子则是一流的销售+投机取巧,他们能够看到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且,他们为了敛财不惜游走于法律边缘。
为什么他们针对的是老年人的群体,因为老年人缺乏判断力、精神脆弱、身边没人提醒又有闲钱,这不是绝佳的***场吗?
讲俩个身边较极端的老人,一位是一点文化没有,她的思维永远相信外人,家里无论老伴还是孩子从不相信,最后老伴死了,逼孩子们买保健品,不买就撒泼打滚。另一位是一个三甲医院退休的老大夫,高级知识分子,但二十多年与爱人不说一句话,也与孩子们不沟通。退休后每天跟着各种卖保健品的后面,听报告,买各种保健品吃。所以我认为,买保健品成瘾,其实与知识无关,而是精神需求,当身体出现各种无法解决的衰老症状,在自我生存环境得不到好的倾诉和开解,卖保健品人的服务可以让他们心里轻松,所以愿意接受。
沈阳市针对高价销售保健品坑骗老人的行为有什么打击措施?
以前都说女人、孩子的钱最好赚,现在只怕要多出个“老人的钱最好骗”了。不法分子用各种手段坑骗老人购买高价保健品的报道屡见报端,但仍有平时买个菜都要比较几家的老人却一个劲地往“火坑”里跳,一掷千金面不改色。诚然,就像专家们提醒的,“老人受骗,子女应该反思”,希望子女多关心老人,但,监管方面也需要再加大力度打击这些不法行为,不要让“坑老”“骗老”的悲剧继续。
针对这一问题,沈阳市这一次出了重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专项行动。为此专门成立了市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宣传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图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可能在经过一些大宾馆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老人拿着一堆东西从里面出来,这是比较高级的保健品会议营销。更常见的则是一间屋子,支一张桌子,摆上几把椅子,再放几件保健品,就算是一次会议营销了。但在专项行动开始后,再利用会议营销的方式高价销售保健品,这种行为将被追责。
“欢迎收看(听)今天的养生节目,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保健品,疗效十分显著……”除了会议营销外,这种利用媒体广告的方式向老年人等群体高价销售食品、保健食品的诈骗行为,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利用电话营销方式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也在此列。
这一次专项行动主要治理内容还有:未经许可生产食品和保健食品、经营食品和保健食品、[_a***_]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食品和保健食品标签虚***标识声称行为,以及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发布虚***违法食品、保健食品广告行为。
市食药监局:12331
市工商局:12315
市公安局:23105884
7旬老人卧底保健品销售会揭骗局,你怎么看?
我办公室楼下是本地最大的***公司,某恩堂,听名字,是做中医的。不是我黑中医,是现在卖保健品骗人的大多数是借中医的名义。很简单,西医需要明确的疗效,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然而中医不需要。中医有很多讲究,比如吃了药没效果,可能是心不够诚,可能是喝药姿势不对。
前段时间***对这类***公司整顿了一次,关闭了一百多家,不过这家完好无损,看来还是有不少能量的。
保健品实际上是收智商税,各种媒体每天铺天盖地的揭露***,如果还有人去送钱,就由他去吧,他们高兴就好。说不定真有效果呢,祝这些老人们健康长寿。
老人不识字,到药店买药,药店工作人员推销给保健品药买回家,这种现象属于欺诈行为吗?
别说老人年轻人也一样上当,现在的药店各种套路就为了赚钱谁管病人的死活,记住买药认准国药准字,药品同样名称看药品含量,同样含量看价钱买价钱低的就好,不要拿最醒目柜台里的药,药店服务员推荐你的都是最赚钱的。
不属于欺诈,一般都会向顾客讲明这是保健食品。有需求的顾客自然会购买。保健品利润确实高于药品,但不会强推或隐瞒顾客。现在药店注重口碑形象。相比于其他行业都好很多,哪个行业不是有猫腻。你的高价买劣质品情况比比皆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人 高价推销保健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人 高价推销保健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71686.html